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汤原县以“一周一村(居)一讲法” 为载体扎实推进乡村法治建设

汤原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乡村(社区)普法工作,“七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全县安排利用冬闲时间,做好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要求每周在一个村(居)开展一次普法宣传活动。2016年以来,在全县范围内统筹开展乡村普法暨“一周一村(居)一讲法”活动,2019年又将9个社区纳入宣讲范围,累计开展活动230余场次,实现全县146个行政村(居)普法全覆盖。

【重点宣传内容】

(一)坚持多主体普法,严格落实普法责任。一是讲师团普法。按照《关于成立佳木斯市“七五”普法讲师团的通知》要求,汤原县精心挑选、优化配置,共选出42名部门业务骨干,成立县“七五”普法讲师团。讲师们根据自己的业务专长备课,以课件形式把与广大村(居)民利益密切相关的重点热点法律问题展现出来,开展宣讲活动50余场次,进一步提高了法治宣传的效率;二是责任单位普法。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全县43家普法责任制成员单位,发挥专业优势,采取“边执法边普法”“专题讲法”等形式开展普法宣讲活动,开展宣讲活动58场次;三是人民调解员普法。充分利用人民调解员的独特优势,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时,针对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普法宣讲,开展宣讲活动150余场次,提升了群众的自觉守法意识。

(二)坚持多对象普法,着力拓宽普法广度。一是到重点区域普法。为了提升全县群众的法律素养,做到法律普及均衡发展,对17个软弱涣散村和58个建档立卡村等区域进行了重点宣讲,大幅提升了相关村屯的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二是给特殊群体普法。围绕保护空巢老人、妇女儿童及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开展专题宣讲活动25场次,有效减少了赡养、妇女权益及农民工工资支付方面的矛盾纠纷;三是给法律明白人普法。对由村“两委”、治保主任和人民调解员组成的157人的法律明白人队伍,采取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举办线下集中培训2次,开展线上法治视频培训4次,提升其法律知识水平和能力。

(三)坚持多内容普法,切实提升普法质效。一是按照“订单”普法。通过问需10个乡镇和9个社区,收集了涉及婚姻家庭、赡养、土地承包等6个方面的“订单”,开展“订单”式普法宣讲30余场次,宣讲了《婚姻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满足了广大村(居)民的法律需求;二是结合“菜单”普法。通过对近年来高频案件梳理,汇总形成了由故意伤害、危险驾驶、电信诈骗等构成的20道精品“菜单”,开展“菜单”式普法宣讲50余场次,有针对性宣讲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交通安全法》及防电信诈骗知识等法律内容,提高了村(居)民的安全意识;三是围绕热点难点普法。《民法典》颁布以来,汤原县成立民法典宣讲团,以专题宣讲的方式走进社区和乡村宣讲60余场次,重点宣讲了与广大村(居)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加深了群众对《民法典》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应部分村两委要求,安排了《水法》《河道管理条例》等专题普法讲座3场次,提高群众运用法律解决涉水矛盾问题的意识。

(四)坚持多途径普法,不断丰富普法方式。一是宣传活动灵活普法。充分利用农村集贸市场农民群众赶集的有利时机,开展“法律大集”活动。通过设立咨询台的方式,为来往的村民讲解法律法规70余场次,并发放“法律进乡村”宣传册(品),充分调动了基层群众学法用法的积极性;二是文艺演出趣味普法。举办了“普及法律 弘扬正气 走进法治新时代”社区法治专场文艺演出和以“市县普法志愿者 法治文化基层行”为主题的乡村文艺演出,推出了《普法教育进万家》《扫黑除恶在行动》等自创节目,让法治宣传深入人心;三是新型媒体创新普法。依托“今日汤原”官方微信公众号开设普法讲堂和以案释法栏目,每周二、周四定期推送普法知识问答及案例分析,截至目前,已推送190期,社会反响良好。利用抖音、快手、H5等短视频平台,制作发布疫情防控内容及法律知识600余条,使普法更接地气;四是广播喇叭随时普法。将广播讲法写入各村广播制度,推进乡村“法治大喇叭”普法。编辑了110期普法内容发放到137个行政村,播放80余期,有效破解了乡村普法影响劳作的难题。

【活动特点和效果】

一是农民法律意识显著提升。“一周一村(居)一讲法”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农民(居民)深刻认识到了学法懂法的必要性。依法维护权益、积极履行法定义务的观念明显提升,一些村民的传统思想逐渐淡化,畏法息讼、信访不信法的现象明显减少。

二是村干部法律素质显著增强。“一周一村(居)一讲法”活动的开展,使村干部认识到依法维护集体和农民合法权益的重要性。以上率下主动学法,影响和带动着身边农民学法用法蔚然成风。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

三是农村法治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一周一村(居)一讲法”活动的开展,使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力度得到加强,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有力地促进了法治汤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