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胡厚崑谈5G商用服务 华为胡厚崑:融合创新加速工业数字化发展

在今天举行的2022中国5G产业互联网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发表了题为集成创新,加速产业数字化发展。他认为,以5G、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连接技术和计算技术,正在推动工业的数字化继续深入实际。为实现数字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胡提出了三项发展措施:升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智能装备、发展工业软件云。

全文:我我很高兴再次来到武汉参加5G工业互联网会议。我想借此机会讨论一下中国的发展趋势的工业数字化,并分享华为的一些建议。走深做实:产业的数字化连接

过去几年,中国积极利用5G、F5G、IPv6等新兴连接技术。并建立了世界美国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网络基础设施。5G专网数量突破1万个,移动物联网连接数接近17亿,已超过手机用户数。良好的网络基础为工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以5G为代表的连接技术与工业应用的结合更加充分。我认为目前有三个可喜的特点:一是从单个工厂的试点到整个集团的大规模商用。比如美的集团的智能工厂,已经从广东顺德工厂扩展到湖北荆州等五大工厂。其次,从单个企业试点到全行业推广,如智慧港口建设,从宁波港、天津港扩展到全国60多个大中型港口;第三,龙头企业的实践已经扩展到整个产业集群的推广,比如智能物流、机器视觉质检在厂区的应用,在智能家电制造、汽车零部件等产业集群已经得到应用。这表明技术创新的应用正在经历从样板房到商品房,商业价值越来越清晰,形成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深入实际:工业数字计算

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计算技术也在推动数字化转型进入工业生产的核心领域。近年来,中国大力投资云计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和超级计算中心,使中国美国的计算能力世界第二。一方面,从通用计算力到多元化计算力,尤其是AI计算力,更高效地服务了越来越多的行业场景。目前,全国多个城市都在加快建设公共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武汉、深圳、Xi等10多个城市安已上线,为1200多家企业、120多所高校、70多家科研院所提供包容性AI计算能力。特别是武汉在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建设和使用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该项目于2021年5月投入使用,成立不到半年。上线的时候就饱和了,一直在扩张。目前,计算中心的计算能力利用率超过90%,超过100家企业基于丰富的计算能力创新AI应用。另一方面,计算电源正从单点数据中心走向网络,为工业数字化提供无处不在的计算力支持。随着从东方到西方的计算,国家出台了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规划,以计算能力为中心、计算网络一体化的基础设施架构将逐步形成,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推进工业数字化的三项措施

面向未来,为了进一步推进工业数字化,我想围绕d

首先,数字基础设施要不断升级,满足工业领域大连接、大计算的需求。随着工业数字化的深入和产业的创新升级,将会有更丰富的需求,包括更高频率的更多种类的数据采集、更低延迟更高可靠性的数据通信、海量实时数据分析和应用,这些必然对工业领域的连接和计算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比如煤矿的远程文章监控要求1Gbps的上行带宽,工业机器人实时控制的网络延迟要求在20微秒以内,电网调度的可靠性要求网络达到6 9。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上行带宽、延迟和可靠性方面不断提高网络的容量。为此,华为合作伙伴持续推动产业创新。在无线领域,我们在两年前提出了5.5G的愿景,现在已经和合作伙伴完成了多项关键技术创新和验证。今年,我们在固网领域提出了F5.5G和Net5.5G的产业愿景。我们希望通过推动连接技术的不断演进,提升10倍以上的带宽、覆盖和体验,为产业数字化提供更强的支撑。除了连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融合计算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在一些关键的工业活动中,如大型飞机设计和蛋白质结构预测,过去单一的、烟囱式的计算系统难以满足需要。正因如此,华为以鲲鹏、盛腾为基础,为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等科学智能场景提供融合的基础软硬件平台,满足工业场景多样化计算的需求。基于该平台,华为与COMAC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合作设计大型客机,并建造了东方人。挡风模拟了满足工业精度要求的机翼流场。仿真时间仅为传统软件的1/24,是工业制造与AI结合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大工业模型还可以匹配跨行业场景的需求,用海量数据进行前期训练可以降低人工智能的使用门槛。例如,华为云盘古模型已经应用于制造业、能源等100多个AI场景,让更多企业享受普惠AI服务。创造智能设备,

推动工业数字化进入核心领域。

我的第二个建议是,打造智能装备,把工业数字化推进到核心环节。智能装备是工业数字化的基础。目前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不断提高现有设备的组网速率,让设备与设备、设备与系统更高效地协同工作;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建造具有感知、分析、决策和控制功能的新型智能设备。这两个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数字技术与设备的集成,这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芯片、操作系统、通信等关键技术。目前,华为开源了两个操作系统:端到端的鸿蒙系统和数字基础设施的欧拉。今天我想重点介绍这两个操作系统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分享华为和合作伙伴的实践与进步。在工业领域,鸿蒙系统可以充分发挥万物互联、多设备协同的优势,构建工业领域的人机交互操作系统。2021年,华为与国家能源集团联合开发了基于鸿蒙系统的矿鸿操作系统,这是矿业领域第一个物联网操作系统。目前,该系统已经稳定运行了一年多,运行在10多个操作系统上的数千台设备说着同一种语言。具备了相互感知、网络化、协同工作的基础,为推动煤矿智能化发展迈出了一大步。同时,针对工业设备高实时性、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要求,在欧拉操作系统的基础上,与设备制造商、行业集成商、行业组织共同探索面向智能设备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进而通过分布式软总线能力实现欧拉和鸿蒙系统设备的自发现和自连接,为工业设备的端云协同提供更好的支持。我们希望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入欧拉和鸿蒙系统的开源生态系统。华为也将在技术创新、生态建设等方面持续投入,支持生态伙伴开发适合行业的智能设备商用版本,为智能工业设备助力。利用云基础加速工业领域专业软件开发

第三个建议是基于云基地加快工业领域专业软件的开发。工业软件是智能制造的大脑,是产业升级不可或缺的基础工具。同时,工业数字化带来了在线协同设计、数字结对等新的工业软件需求。然而,中国的基础的工业软件比较单薄,生态也比较弱。这些是挑战和机遇。在我看来,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中国的优势市场规模,并通过生态中各方的合作和应用的快速迭代,构建新的模式让工业软件发展更快。在这个过程中,云是不可或缺的基地,可以在云上沉淀最新的技术和经验,避免重复造轮子。目前,基于AI、图形加速等核心技术,华为在云上构建了几何建模、数据模型驱动等工业软件核心,并提供了仿真模板库、材料属性库等基础资源库。有了云中的这些资源,工业软件企业可以少走弯路,快速构建不同工业应用的专业软件。华为正在结合自身实践,以华为云为基地,联合1000多家工业企业和150家工业软件开发企业,打造面向汽车、装备、家电、建筑等行业的工业软件云。这项工作进展迅速,一些成果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中得到检验。我们也期待更多的企业和单位加入这项工作,开拓更多的业务场景,帮助国产工业软件快速成长。在我看来,面向未来,数字化转型是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和关键举措,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遇。我们认为,实现工业网络的标准化、智能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来源:【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华为】欢迎添加关注!请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