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木炭驱动的汽车吗?

木炭车在二战前就出现了,比内燃机出现早了二三十年,但即使现在朝鲜还在用。

木炭车是古斯塔夫比肖夫。它建于1839年,而世界上第一台内燃机直到1876年才诞生。但是炭车的出现并没有引起什么波澜,主要是因为它没有用。真的没用。操作起来特别麻烦。用的时候像着了火一样。你需要每20公里加一次柴火,否则它会熄火。但即使按时加柴,也很容易熄火。不仅如此,它的功率很小,每小时只能走30公里。结果,其实很少有人愿意用炭车。

它的原理也很简单,就是木炭在缺氧的环境下,在特制的炉子里燃烧,产生氢气和一氧化碳。冷却后,这些气体将进入汽车发动机,并作为燃料燃烧和驱动发动机。其原理类似于现在的天然气动力汽车。但与天然气动力不同,木炭的转换效率特别低。

这使得没有人想用它,但是二战的爆发改变了他的机会。因为战争的爆发,高效的化石能源被国家集中起来供应战争,导致民间缺乏足够的汽油。这时,人们突然想起了炭车。二战期间,仅德国就有约50万辆木炭车投入使用。这样很好的解决了能源问题,消除了对能源的依赖,对战争有很好的帮助。正如当时德国宣传所说:“石油来自国外,但它是我们祖国的燃料。”但是战争结束后,因为能源的正常供应,木炭车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那为什么朝鲜还在用炭车?那是因为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制裁下,朝鲜每年只能进口少得可怜的石油资源,而且必须用于重要领域,所以在朝鲜民众中可以看到很多木炭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