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汽车的前身是位于沈阳市铁西区北四中路的沈阳汽车厂。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现在的华晨汽车集团。很多人都写过这里的开发过程,这里就不赘述了。下面说说我知道的几个破产原因。如有不当之处,请指正。
1.华晨汽车的没落,从2005年底祁玉民进入华晨就埋下了祸根。祁玉敏很健谈,很强势。他不听不同的声音,也不了解汽车。典型的外行领导内行。即将从美国回来的华晨汽车副总裁赵福全跑开了。赵总随后从华晨汽车研究院带了很多骨干去吉利汽车研究院。吉利汽车的帝豪系列是赵总策划的。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赵始终是幕后推手之一。赵总离开后,在华晨汽车内部成长起来的汽车专家刘志刚总裁被迫辞职。
赵福全(1963-),国际知名的汽车研发专家和机械师。
祁玉民随后任命X为华晨汽车研究院院长,X始终比较强势。在汽车研究所,可以说是稍不顺心,就开口骂。研究所的个别部长都情绪低落,无法工作。他热爱打篮球,所以学院经常举行篮球比赛,篮球打得好的人会被提升为部门主管甚至部长。
产品规划一塌糊涂。接君尊驰卖的很好,有些小问题很正常。提高产品质量可以,但不可能生产出来。接君FRV卖的很好,H320没人买,H530卖。H30不卖了。总共有1000台还没卖出去。V5汽车以其时尚大方的设计上市后很受欢迎,但配套的发动机动力不足,销量逐渐下滑。可以再匹配一个新的发动机。生产停止了,但是版本3被改变了。V3是通过中国女排代言上市销售的,所以退出了,换成了V6。可怜的V6一上市就死了,因为配了个垃圾变速器。V3没有办法重新生产,更没有办法重新占领市场,因为错过了SUV轿车全国销售的黄金期。低档车还没完全看懂,正在向中高级进军,生产V7,销量可想而知,一共卖了几千台。后来他主持中华厂的工作,利用职权决定供应商还钱的时候谁来付货款。供应商拿不到货款就停止供货,导致中华轿车全面停产。再加上疫情爆发,中华汽车彻底死亡,公司被法院裁定破产重整。
第三,盲目上马宋华轿车,聘请一些宝马专家,花费近100亿元设计生产宋华这种高端MPV轿车。私底下大家都不看好这款车,但是在齐玉敏面前,都说这款车这么好,肯定会卖的好。祁玉民一听甚至忘乎所以,定价23.77万到27.77万,确定了车型代号宋华7。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他还想往上走,所以上上下下。汽车的销量可想而知。最后终端销量据说不到十台。在水漂投入了近数百亿的投资,数以千计的所谓宝马发动机和变速器被租用并存放在仓库里,这些都被废弃了。另一方面,即使宋华销量上升,也会占领金杯风度的市场。最后,如果宋华卖不出去,格雷斯就完了。
四。有一段时间,中华和海狮销量下滑。集团和销售公司的领导没有研究销量下降的原因,是销售政策有问题,还是车的质量有问题,还是4S店的管理有问题。他们盲目决定,全集团中层以上干部分配销售任务,完不成就当场辞退。领导一听,还是有心思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已经让自己的供应商、经销商等利益相关方帮自己完成销售任务。这样最大的弊端就是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下降严重。如果我是总监或者部长,供应商的零配件有质量问题,我本想按规定处理。但是,一想到别人帮我卖了那么多车,完成了任务保住了饭碗,我就不忍心和他们打交道,帮供应商把大事化小,质量问题却没有解决。最后倒霉的还是消费者,尤其是自己车的品牌形象,造成恶性循环。这是典型的饮鸩止渴的方式。
动词(verb的缩写)与雷诺合资是最大的败笔。中国汽车行业的人都知道,雷诺在国内市场不如它。基本上就是黄家了。雷诺上任后,找了一批新领导,说不知道为什么委屈,但是对金杯没什么感觉绝对是真的。我来的时候就想着把金杯的老员工,尤其是比自己优秀的员工挤兑下岗辞职。最具代表性的是金杯怡园平台负责人姜。他有很强的业务能力和努力工作的良好声誉。他的表现被故意打了低分,以至于被解雇并被迫回家。然后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这里不方便多说。同期下岗的员工拿着2N 1的补偿金高高兴兴的回家了,因为大部分都要退休了,就算再上班也挣不了那么多钱。前年不欠供应商钱,花了几千万。我买断了金杯老员工的工龄,让他们回家。大家高高兴兴的带着钱回家了。你可以想象一下,裁掉两个拿着5000的工资努力工作,对金杯有很深感情的老员工,带进来一个工资过万,没有归属感的新员工,公司的管理水平能变成什么样。听说雷诺真有钱,能给那么多钱让员工回家。他们不该欠钱,都是讨要欠款。如果拿不到欠款,他们就会停止供货,导致雷诺金杯资金链断裂停产宣布破产。
六。盲目投资大连专用汽车项目、陕西渭南等项目,结果损失惨重,投入的钱都去了水漂。
我说的只是一些表面现象,还有一些深层次的原因,比如董事长祁玉民的腐败等等。以后会有结论的。
要求大家多多关注码字,尤其是圈内人多加,不容易。有不对的地方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