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智能网讯:在商用车领域,车联网是收集车辆运行数据、驾驶员运行数据、位置数据等数据以保证车辆销售,同时为车辆生态系统中的各类市场参与者提供数据和信息服务的业务。

一、市场规模

在中国,早期的商用车联网是为了满足政府对车辆动态监管的法律法规而产生和发展的。比如强制安装卫星定位装置(包括北斗系统)促进了其普及率,带来了大量的用户基数。政策需求和技术进步共同推动我国商用车联网普及率。预计2022年,中国商用车的联网市场将进一步扩大,渗透率将达到81.2%,相应的新车销量将达到329万辆。

资料来源:约斯特沙利文。

第二,竞争格局

国内各大商用车主机厂均通过自主研发或合作开发的方式布局车联网,覆盖驾驶员端、车队端、产销端、服务站端,提供包括位置信息、导航、行程分析等多项功能。目前主机厂后台车联网的竞争格局相对集中,市场前五大参与者将在2021年占据92.3%的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约斯特沙利文。

三、发展前景

1.技术进步推动车联网的普及和应用。

随着5G、大数据、云服务、算法、图像识别等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商用,车联网的技术基础更加坚实,部署成本和技术难度快速下降。同时,新能源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商用车的电动化程度,为车联网的部署提供了良好的载体。

2.政策推动车联网发展。

自2010年以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及其在商用车行业的应用。2018年12月,工信部发布的《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和国家发改委2020年发布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对车联网未来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发展规划。

3.商用车产业链参与者对车联网的需求增加。

中国商用车联网的发展主要是由物流行业各领域的上游零配件供应商、驾驶员、车队管理者和下游客户的需求驱动的。从零部件供应商和车企的角度来看,车辆行驶大数据如发动机、变速箱、车桥等关键零部件的参数对车企和上游零部件供应商都是有价值的。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对产品研发和改进起到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下游行业来说,以生鲜行业的客户为例,他们需要依靠车联网技术对生鲜运输的全过程进行追溯,以确保不存在运输操作不当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

更多信息请参考中国商业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商用车服务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