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车联网的“江湖”里,成功的不计其数,比如T3出行,或者顺风车。昨天传闻要上线的滴滴出行,曾经是这边的一把手,不想网上贴出很久,又传出要破产的消息,滴滴真的有“没有明天”了吗?
还是这只是一个毫无根据的谣言?
今天就来一探究竟。
1.破产主体或自动驾驶业务
据相关媒体报道,“破产”来自一张聊天截图。截图中,一位网友说:“滴滴要倒闭了。我们组织了滴滴的破产审计,指出消息来源来自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随后有网友在聊天记录中补充道:“核实滴滴自驾的朋友是真的,审核结果将于21日发布”。
一度有传言,但不久后,金运信息CTO在社交媒体账号上表示:“破产审计应该只是滴滴不可持续的子业务;滴滴400多亿的现金储备可以承受80亿的罚款,但有些业务不需要维持。”
虽然没有详细描述不能进行的子业务,但很多网友和圈内专业人士推测该业务是滴滴的自动驾驶。
据了解,滴滴此前获得的‘地图牌照’已于2021年12月31日到期,而从去年7月开始,有关部门对国内企业的测绘资质进行审核,在第一轮获批名单上,已经有人注意到没有滴滴。
这个时间点,也是滴滴开始接受调查的时期。从外界的角度来看,很难不把这两件事联系起来。
但最新的评审公示名单依然没有下降。
那么没有高精地图,滴滴的自动驾驶业务会失败吗?
答案是肯定的。
2.滴滴“无证裸奔”
测绘资质,业内俗称“地图车牌”,有了这张照片在手,企业就可以合法采集国内道路交通信息,绘制高精地图。
地图细分包括甲级导航电子地图制作资质证书(简称“A导”)和甲级测绘资质证书(简称“A级”),分别由自然资源部和省级自然资源部门审批和管理。
其中,“一导”证是高精地图业务的敲门砖,是地图行业的顶级执照,也是众多互联网地图企业所要求的核心资质。
2014年以来,相关部门对测绘资质的监管更加严格。据不完全统计,20年来国内获得该资质的企业只有四维图新、凯立德等30余家。
为了拿下这张牌照,滴滴于2016年2月25日注册成立了滴滴科技。滴滴科技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万元,滴滴联合创始人兼CTO为法定代表人,滴滴(北京小菊科技有限公司)为唯一股东。
不过,如前所述,滴滴不在今年新发布的两批批文名单中,滴滴母公司“小菊科技”也不在名单中。
没有导游资质,滴滴无法再进行地图测绘。相应的,滴滴软件只能接入高德、百度等第三方地图。
还是回到前期,滴滴其实用的是腾讯地图的接入。
过去五年,滴滴在国内进行了大量的高精度测绘,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失去‘地图牌照’后,滴滴的投资很难再发挥价值。
如果未来再拿不到牌照,滴滴将无法继续做高精地图,无法为用户提供互联网地图服务,也将错失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的爆发式增长机会。
另一方面,从需求端来看,随着智能手机普及率的持续增长以及网约车宣传和优惠政策的持续投入,我国网约车用户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21年底达到4.53亿。
尽管如此,喂饱顺风车、曹操出行等平台想要达到滴滴这样的垄断规模,大概也是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