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上海车展特斯拉展台女车主维权事件仍在发酵。20日上午,上海警方发布通报,称女子张因消费纠纷前往车展表达不满,导致车辆受到一定程度损坏。张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处以行政拘留五天,另一名女子李因扰乱公共秩序被给予行政警告。随后,其中一位维权当事人发表微博回应:我们采取了错误的维权方式,但绝不妥协。
与维权消费者“不妥协”的态度相反,特斯拉早前声明,如果是特斯拉产品的问题,一定坚决负责到底,该赔的赔,该罚的罚,对无理要求绝不妥协,这也是我们的态度。
同时,该公司一名高管也回应称“没有办法妥协,这是新产品开发的必经过程”,并强调“我自己的研究显示,90%的客户愿意再次选择特斯拉”。
对于特斯拉的“傲慢”回应,新华社评论:谁给了它“不妥协”的信心?同时,新华社指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市场之一,也是世界知名汽车公司的重要市场。无论哪个车企,都要对中国市场有敬畏之心,真诚接受消费者监督。对于消费者反映的问题,车企要建立畅通的投诉处理渠道,不能让客服电话一直占线,或者“态度好,就别干了”——否则,长此以往,相关车企很可能被市场边缘化。此外,如果车企涉嫌“欺客”,相关部门也要加强监管。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和实施细则很多,但能否落实到位才是关键。要让消费者维权更加高效便捷,尽量避免各种维权闹剧。这既能倒逼车企提高质量,也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此外,郑州市场监管局新闻宣传处相关负责人4月20日也回应称,郑东新区市场监管局分别于3月15日、3月18日、3月24日组织投诉人和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郑州)有限公司进行调解。投诉人不同意第三方的技术鉴定,要求提供“车辆事故前半小时完整的行驶数据”。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郑州)有限公司因担心数据被当事人用于炒作和宣传,拒绝提供相关数据。由于双方分歧较大,未达成一致。
对此,网上也有激烈的讨论。有人说“维权要依法,谁也不能大惊小怪,谁大惊小怪谁有理谁听”。“大惊小怪解决,不大惊小怪不解决”不是正确的维权打开方式。更多的声音在质疑甚至批评特斯拉对消费者维权诉求的回应。有网友吐槽:“特斯拉多次认定事故原因是车主操作不当,但后台数据都在特斯拉手里。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反正是它说了算。”“相比特斯拉,消费者是绝对弱势的,这也是特斯拉一直傲慢的原因”等等。
随着关注和争议的扩散,特斯拉于20日夜通过微博向客户、网友和媒体道歉:“未能及时解决车主的问题,我们深表歉意”,并表示已为此成立了专门的处理小组,专门处理事宜,在合法的条件下尽全力满足车主的诉求。同时,我们还是热切希望车主能给我们机会,寻求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争取在多方面取得满意的结果,真正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在这一点上,特斯拉似乎已经开始显得真诚和谦虚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