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干式双离合变速箱的寿命,要从它的结构说起。实际上,一般消费者所说的双离合变速箱的寿命,大多是指其离合器摩擦片的寿命,因为离合器的寿命要比变速箱的寿命短得多,出现故障时,通常是离合器失效。根据工况,市面上所有的干式双离合变速箱都可以用5-10万公里,车内环境严重拥堵,很容易在3-5万公里之间出问题。如果工况比较顺畅,可以有10万公里以上的使用寿命。

离合器的功能

如上所述,对于动力换挡来说,离合器的寿命会比变速箱短,所以这里先讨论一下离合器的结构。燃油车的发动机和变速箱需要一个“连接器”。自动变速箱(AT)和部分无级变速箱(CVT)采用液力变矩器,通过液力偶合器传递动力,无需机械分离和组合。手动挡和动力换挡都是采用摩擦片的形式传递动力,换挡时离合器会分离发动机变速箱的连接,换挡后再结合起来匹配相应的速比转速。另外,静态启动和弹射启动也是离合器从分离到结合的一个动作。

那么离合器有什么区别呢?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离合器的两种类型:

摩擦式离合器

干摩擦结构是指不被润滑油冷却的离合器。摩擦片(离合器片)和压盘与发动机飞轮结合或半联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完全被自然风带走。其实这种离合器应用广泛,无论是MT手动变速器还是AMT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都使用这种类型,因为这种设计结构简单,成本低,简化了动力分离和组合所涉及的部件,使得动力传递更加高效(没错,干式离合器传动效率比湿式离合器更高)。

由于手动变速箱(MT)的换挡频率和半联动时间是由驾驶员决定的,动力组合的快慢完全由驾驶员控制,所以手动变速箱离合器可以“主观”减少磨损的次数和程度。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半联动。

半联动主要是在车辆开始缓慢加速时操作。在这种工况下,飞轮与离合器压盘不完全连接,飞轮的转速远高于离合器输出轴。通过飞轮和压盘之间的滑动摩擦,将发动机动力部分传递给输出轴。需要半联动是因为起步速度很低,此时输出功率低于行驶阻力;如果离合器完全接合,发动机将被迫停止(失速),因为阻力大于功率。要想正常起步,必须通过打滑离合器来抵消传动系统的行驶阻力。虽然飞轮输出的扭矩也会降低,但是慢慢蓄力后就可以正常启动了。

这里可以看出,半联动是离合器压盘和飞轮之间的滑动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消耗离合器压盘和飞轮。所以有经验的司机会尽量减少半挂的时间,或者让半挂发生在车速很低的区域。

为了实现平稳起步加速,DCT双离合变速箱在加速过程中需要长时间的半联动;在城市堵车中,车辆长时间处于低速爬行或1、2换挡状态,离合器的磨损可想而知。

除非驱动段大部分时间是畅通的,否则可以减少换挡和半连动的次数,这是降低磨损程度,延长离合器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

湿式多片离合器

离合器压盘分为几组,通过液压控制来压紧和松开离合器片,实现动力的传递和中断。这种离合器一般称为湿式多片离合器。它在主轴上增加了一个过油孔,在离合器高速旋转时,变速箱油可以通过离心力分散到离合器摩擦片上,可以有效实现润滑。

其次,变速器油还具有吸热和散热的能力,在低速行驶等风冲击效率较低的情况下,可以降低离合器摩擦片的温度,减少磨损。一般湿式双离合变速箱的使用寿命都远远超过20万公里,几乎和汽车的使用寿命一样长。而且与干式双离合相比,在传递动力方面有更好的稳定性,放在性能车上可以实现高速弹射起步,减少换挡间隙。

不能买干式双离合吗?

目前家用车市场上普遍采用湿式双离合和AT、CVT变速箱来替代干式双离合。一般来说,一辆车总会有非干式双离合车型,可以合理选择避坑。

如果只是喜欢干式双离合变速箱,或者因为成本原因想买干式双离合变速箱,那么在使用过程中就需要特别注意,不要让离合器在高负荷下工作。

诀窍很简单:减少车辆的半挂和换档次数。

如前所述,干式双离合的问题是因为离合器长期处于侧联动,或者需要反复换挡,会使离合器温度过高,低速行驶会降低风冲击效率,空气无法带走离合器内的热量,导致离合器烧毁失效。那么作为车主,只需要避免以上情况,就可以延长离合器的寿命。比如出行前规划好路线,避开拥堵路段;低速行驶时采用手动模式,限制变速箱换挡次数;加速时需要果断,不要开着油门,短时间内让离合器完全接合。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可以通过驾驶习惯的改变来延长离合器的使用寿命,但是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离合器的摩擦片还是会磨损。因此,在老式干式双离合车辆上,车主需要及时检查离合器,以免在行驶过程中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