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次驾驶体验
得知可以办理过户手续后,我一大早就赶到了店里。经过一上午的办理(买车流程见上一篇,在车商买车的好处是过户阶段提供全程帮助,流程简单方便),终于把名下的马开到了武汉街头。
首先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底盘硬。刚出车管所,就是一条烂路,路上的坑坑洼洼反馈到座位和方向盘上。对于热爱驾驶,喜欢高速过弯的司机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对于乘客来说,更多的是一种“颠簸”的体验,尤其是坐在后排的时候。毫不夸张地说,通过减速带时,后排的乘客会明显有被甩起来的感觉。结合后排空间可以确认F20。
第二种感觉是“被包裹的感觉”。与基本尺寸相近的高尔夫相比,F20更像是坐在驾驶座上驾驶,整体坐姿更低,可调节方向盘非常大,角度更垂直。前几公里感觉整个人挤在驾驶室里。但几公里后,我走上高架桥,慢慢加大速度。我渐渐喜欢上了这种被包裹的感觉。座椅、踏板和方向盘位置舒适合理。坚固的底盘减少了过弯时的侧倾,可调节的座椅侧翼使车身两侧更加贴合。每次转弯变道,拐弯的时候,都能给人足够的信心。车头方向不错,转向手感如口碑般厚重有质感,车位很好。每次一点油门变道都很过瘾,整个动作行云流水。
开了一段时间后,我慢慢体会到了bimmer所谓的驾驶乐趣。(补充:高尔夫是水平前驱平台,F20是垂直后驱平台,发动机位置更靠后,中控台下方布置了更大的ZF 8AT变速箱,结构上无法达到高尔夫的空间感。不可否认,高尔夫的驾驶体验也很出色,内饰和外饰都很精致。和F20比起来,开起来轻松一点,战斗性也小一点。空间利用率出色,更适合家庭使用。这个结论不适用于GTI\R)。
2.故障维护-常见故障分类
网上总有传言说宝马汽车在年限和公里数达到一定时期后故障率很高。因为没有亲身经历,所以一直对这种说法持怀疑态度。作为一名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我在校期间参加了FSAE队。我觉得一辆车就是机械和电控部件的配合。简单的故障,只要不是严重的机械损伤,都不难。但事实证明,我的想法有点幼稚。
作为拿到车辆后的第一件事,当然是换全车的机油和水,但万万没想到,小马在我换机油和水之前就出现了第一个问题:缺缸。我把马骁停在机场三天,因为我要去外地探亲。我开车去的时候一切都很好。回到武汉再开他的时候,发动机剧烈抖动。中控面板显示“传输系统故障,所有动力无法传输”。没想到失败来得这么快。因为之前没有开过宝马的经验,我以为真的是所谓的“传动”系统故障,剧烈的震动可能是变速箱和传动机构引起的。幸运的是,经过与车友的讨论和维修,气缸因点火线圈故障而丢失。发动机一直工作在三缸状态,振动剧烈。更换点火线圈后,故障消失。为了避免后患,我还换了四个火花塞。
问题修好后,我换了整车的油和水,包括机油,变速箱油,防冻液。值得注意的是,ZF 8AT的变速箱机油滤清器滤芯集成在变速箱油底壳上,因此变速箱油底壳应一起更换。建议靠重力更换变速箱油。(油底壳和6L ZF变速器油总价1500左右)
在此期间,我还更换了发动机传动装置,包括皮带、调节器、水泵轮等。进水管接口也漏水,一起更换。(这套总价1500左右)
3.熟悉一下——所谓的驾驶乐趣
换完油水,开始尝试稍微激烈一点的驾驶,油门踩得更深。这时候我发现了宝马不同于大众的特点,即:更鲜明的模式切换,经常开大众车型的朋友可能都知道,DSG在任何模式下踩油门到一定深度后都会立刻降档,让车辆获得动力;然而,在正常模式下,F20即使油门到底也不会表现出非常暴躁的性能。就在我琢磨它动力弱的时候,我点开了运动模式,全车立马就变了。不仅转速保持在2000以上,而且每次踩油涡轮,干预感非常明显,动力来得够快。在一个路口,我猜中了地板油。当时地面略滑,我车上的轮胎是七年没换过的原厂防爆轮胎。前一两秒后轮一直打滑,发动机的输出和声音非常湍急。我第一次体会到后轮开始打滑,车辆轻微晃动的感觉。这时候我稳定了方向,享受后轮的滑行。驾驶乐趣可以说一下子就满满的。这也是后轮驱动最大的区别(我之前开后轮驱动的经验不多,大多是前轮驱动和水平四驱。这里补充一点,后轮驱动加速时的“飘感”也是我最喜欢的。因为驱动轮在后面,我会感觉到后面的力量把车往上推,和前面的拉动不一样)。
最后还是希望大家选择运动版,不仅有可变转向比,运动座椅等配置,还有比如118i有刹车通风管,刹车盘直径比116i稍大。在差价不大的二手车市场,运动版能带来更大的满足感(键盘价值更高)。
4.维护将继续
准备完这通电话,本以为可以和我的F20玩个痛快,没想到突然出现的底盘异响让我翻遍了相关论坛,问了同样的车友……接下来,我会继续分享我用F20玩车和修车的经验和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