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中国牙膏都成了洋货,现在连中国车都救不了了。以前很多人买了宝马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后面的华晨两个字剪掉,感觉它降低了档次。不过按照现在的情况,或许以后买辆宝马就能直接省去这一步。近日,宝马斥资16.33亿元收购华晨中国。合资品牌大家都有自己股份的情况彻底消失了。洋品牌已经真正吞噬了整个自主品牌。从此,华晨中国的造车之路走到了尽头。就算将来宝马用华晨造新车,这中国车也不是我们自主品牌。

说起华晨中华,很多年轻人可能会有点陌生。华晨中国成立于2000年,是中国最早的自主品牌车企之一。曾推出多款热销车型,但2003年拥抱宝马后,基本放弃了自主研发的路线。从2011年开始,华晨90%以上的年收入依赖宝马,金杯中国越来越边缘化。可以说,如果没有宝马,华晨可能早就完蛋了。华晨公布的财报显示,2015年至2019年,华晨宝马为华晨贡献利润269亿元,平均每年近54亿元。你知道54亿是多少吗?吉利去年赚了55亿,敢到处买,华晨五年赚了200多亿却破产了。你明白吗?华晨宝马每年赚几十亿,华晨华还不够吗?的确,这是不够的。华晨的金杯和中华每年都花很多钱养。几年前开发的宋华已经退市,留下了近100亿的资金缺口,而华晨新日的电动车还没卖出去就已经破产了。此外,自从与宝马合资后,华晨几乎放弃了自主研发,因此每年仍需花费大量资金从宝马和雷诺购买技术。这几年汽车技术更新迭代的频率很快,越用越贵。据统计,华晨集团负债超千亿,破产是他最后的体面。华晨的没落给国内所有车企敲响了警钟。没有自主研发能力,最终会走向灭绝。现在,华晨和宝马的故事终于告一段落,那么下一个被外资吃掉的自主品牌会是谁呢?

你知道奔驰有多受欢迎吗?北京奔驰上半年销售新车31.6万辆。奔驰每卖出一辆国产车,毛利就超过75400元,而吉利自行车的价格只有75200元。平均来说,奔驰每卖一辆车,赚的钱都比吉利卖一辆车的销售价格多。网民们是对的。奔驰从来不骗穷人。消息称,BAIC上半年总营收为903亿,同比增长163%。看似涨幅很猛,但仔细观察会发现,903亿营收中,北京奔驰的贡献超过了百分之九十七,自主品牌就亏了25亿。这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BAIC的利润完全依赖于北京奔驰,但自主品牌上半年的销量还不如长安吉利。一个月的中华牙膏成了洋品牌,中华汽车也被宝马收购了。你认为下一个被外国投资者吃掉的会是BAIC自己的品牌吗?破产重组前的华晨与现在的BAIC有太多相似之处。

第一,两者都非常依赖合资企业,利润来源几乎全是合资企业。二是自主车型销量不好。第三,如果没有合资品牌的供血,可能都会破产。为了节省R&D的开支,华晨把很多车型做成小型宝马,BAIC也差不多。比如BAIC自己的系列bj80,基本就是奔驰大G的翻版,甚至在宣传的时候,很多销售直接说这是改标。奔驰确实长得像,但是车辆质量差得远。宝马已经领先了。虽然BAIC和奔驰仍保留一半股份,但有了宝马的先例,奔驰也应该有所行动。去年有一段时间有传言说梅赛德斯-奔驰将把股份提高到65%。虽然最后没有发生,但是这个计划以后肯定会被提起。BAIC寄生于奔驰的时间可能不会太长。未来合资比例全面放开,或者BAIC亏损负债继续增加,奔驰扭亏BAIC也不足为奇。有人说,BAIC不仅可以卖燃油车,还可以有新能源。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BAIC的北极狐。

前不久比亚迪的韩和极狐Alpha S的碰撞可以说是引发了全网大讨论。这里就不说谁强谁弱了,但是经过这次碰撞,几乎阿尔法真的一下子出名了。很多人都很好奇这个牌子差点从哪里来。为什么在路上没见过几个?事实上,北极狐是BAIC新能源旗下的合资品牌。要说极狐,就不得不说北汽新能源。作为国内最早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之一,北汽新能源曾以多款小型纯电动汽车称霸B端市场多年。2019年,北汽新能源销售电动汽车超过15万辆,其中70%由公众运营,如在线租车和快递车,30%为个人用户。后来大家都知道,特斯拉国产,韦小立也来了。北汽新能源开始销售,销量从15万降到2.5万。只用了一年。事实上,BAIC新能源并非没有努力。看到大家都在走高端路线,BAIC新能源2020年与麦格纳签约成立了极狐品牌,但首款suv阿尔法T却悄无声息,并未在市场掀起波澜。

直到去年的上海车展,第二款车型Alfa S因为搭载了华为的自动驾驶技术而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但无论是阿尔法T还是阿尔法S,上半年累计销量都没有超过1000辆。这样的销量,品牌能不能活下来是个问题。近日,极狐发布了搭载激光雷达的Alpha S。当然,网上也有很多人说华为版极狐要到明年才能交付,目前还在产能爬坡阶段。现在说不还为时过早。其实,决定一款车型是否高端的,从来不是产品力和性价比,而是消费者对这个品牌溢价的接受程度。奔驰宝马为什么溢价高,百年车企,丰田大众为什么卖的比国产车贵?至少大家都知道,但是狐狸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