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增程技术和混合动力技术的争论在互联网上有着很高的话题度。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来看,这两项技术都可以看作是迈向纯电动时代的过渡技术,无论技术水平如何,因为最终的选择是由消费者决定的。
因此,我们看到,继M5热销之后,AITO品牌的第二款SUV于7月初正式上市。这款车在延续很多家族元素的同时,也有自己独特的一面。通过简短的品鉴,笔者将从自己的角度分享一下对这款车的初步印象。
设计风格继承,细节调整。
其实从外观和内饰可以看出,M7对M5的继承性很大,整体风格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一款AITO品牌车型。区别在于一些细节,比如前格栅上缘使用了穿透式日间行车灯,这是汽车设计中的新元素。
当然,边界M7的侧面更细长。虽然也采用了隐藏式门把手设计,但是弹出方式是直接伸缩的,不同于边界M5的斜向弹出方式。另外,快充口和慢充口都设计在车身左侧,在一个洞里,相当方便。虽然尾灯都是贯穿式设计,但M7的后包围设计被调整得更加饱满粗犷,这也符合其更高级的产品定位。
内饰设计大同小异,风格一致,比如10.25寸液晶仪表盘,15.6寸中控大屏,既简洁又科学。不过在一些细节上有所改变,比如前置手机的无线充电升级为两个,杯架也升级为两个,并且采用了隐藏式设计,大大增强了实用性。同时,换挡杆采用水晶挡把,提升了内饰的精致度。
其他细节,如纳帕皮革,木纹配件和隐藏式出风口,更好地装扮了内饰的质感,延续了内饰的高品质。
骑行的精髓在第二排,零重力座椅受人喜爱。
关于车-机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和流畅度,M7也延续了它的高水准,可见它能让整车的驾驶便利性更高,这意味着一个智能汽车天花板。当点击APP,调整日程,拖拽地图等。画面非常流畅细腻,几乎没有丢帧和延迟。这方面应该表扬。
还有一点要分享的是第二排的零重力座椅。尤其是自驾休息时,按下躺卧按钮,座椅会自动调整到休息模式。这时候在上面打个盹很舒服,腿和胸基本在一个水平线上,就像浮在水面上一样,能让人彻底放松。乘客座椅也会前移,有足够的空间放脚。
同时第二排还支持加热、通风、按摩等功能,乘坐舒适度真的很高。相比之下,第三排座椅的空间略小,坐长途可能会不舒服,但赶时间也没问题。优点是座椅舒适性好,第三排窗户比较大,视野开阔。
如果第三次放电是倒放的话,你会得到很好的装载空间,后备箱有220V电源,出门的时候很方便。烧烤或者给笔记本充电都没有问题。
动态体验,中大型SUV也可以更灵巧。
动态体验就在这里分享几点。
首先,在动力参数方面,文杰M7搭载了华为DriveONE纯电驱动增程平台,1.5T四缸增程器3.0专门为增程系统打造。CLTC工况下,后驱版纯续航230km,四驱版纯续航200km,只看可观参数。如果每天在市内通勤40km左右,工作日基本不用充电,就不错了。
第二,动力表现方面,后驱版加速7.8秒,家用足够,四驱版加速4.8秒,更快。所以在试驾过程中可以明显感觉到整车的提速比较干脆利落,超车非常自信。毕竟四驱版的前后双电机总功率已经达到了330kW,即使后轮驱动版的单电机最大功率已经达到了200kW,即使整车质量将近2.5吨,开起来依然轻快。
第三,车感不错。方向盘虽然尺寸很小,但是很好控制,转向力和阻尼适中。当然,你也可以在方向盘上体验驾驶和控制这辆车的灵巧。要知道,拥有动态驾驶的灵巧感并不反对中型SUV或者轿车,但是同级别的燃油车很难做到这一点。
第四,整车驾驶朝向舒适。即便如此,笔者还是认为整车悬挂偏软,转弯时的倾斜和刹车时的点头很明显。如果车身的支撑更硬,驾驶舒适性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写在最后
从市场反馈来看,M7的呼声比较高,上市后的订单也在上升,说明这款车很受消费者的认可。当然,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好坏,他们都看在眼里,也会去体验。
根据笔者的经验,文杰M7是一款增程式新能源车,有很多优点。就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的焦虑而言,某种意义上,这款车也是为了解决续航问题而设计的。毕竟它的CLTC工作寿命可以达到1200公里以上,平稳的车感和舒适的零重力座椅是它独特的卖点,可以吸引终端用户。
那么问题来了。问M7你想交流什么?评论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