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生角度报道汽车行业欢迎新闻/看车1月9日左右海口报道——
在量产车推出之前,几乎每一个造车新势力都会遇到“难产”这个坎,小米汽车也不例外。盘点一下,自造车消息发布以来,小米经历了三次“难产”,但每一次都是“风雨飘摇”,小米汽车都是信心满满地化解,可见“小米就是小米”的气度。
按时间顺序,小米第一次经历“难产”可以追溯到2021年2月小米正式宣布造车。当时由于官方信息的缺失,以及偶尔活跃在人们视野中的小道消息,人们一度对小米造车产生了怀疑,各种声音充斥市场。
正常运营,小米进入汽车行业,就应该大张旗鼓的宣传,但小米没有这么做。这让我想起了恒大。为了推广自己的车,恒大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我相信很多人当时对恒大许家印的“买买买,关了,圈了,大了大了,好了好了”五个字印象深刻。相比之下,小米选择低调造车,也让很多人对小米造车产生了误解:小米能造车吗?
过了这个时间,小米的车就“难产”了,这个时间要追溯到2022年11月。当时有传言说小米的车会被叫停。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无来源无出处的谣言,引起了人们的无限遐想。
传言来袭,小米选择回应,称“小米汽车项目进展顺利”。随后,小米集团副总裁兼CFO林世伟在去年11月23日的小米财报会议上披露了小米造车的最新进展:小米R&D团队人数已超过1800人,前三季度总投资18.6亿元。“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的目标非常顺利,目前的芯片供应还没有影响到小米的汽车业务。”
此外,市场上的另一位消费者也同时做出了回应。据悉,11月初,亦庄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披露,小米汽车工厂有望在2023年6-7月获得汽车生产资质,新车有望在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
以上两个回应,无疑是对谣言最好的回应。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2023年元旦,小米被一则“被否定”的新闻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1月2日,有博主在微博中爆料称,根据他得到的消息,小米的车模已经定型,类似保时捷Taycan,小米的车目前有问题。因为品牌没批下来,以后可能就不叫小米了,只能给别人代工。
这个传言最大的问题应该是资质问题。有媒体评论称,即使各种供应商已经到位,工厂也已经开工建设,但造车资质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成为小米头上挥之不去的难题之一。
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华也首次对此做出回应,称上述消息不实。“不存在品牌需要审批的问题,小米汽车进展顺利。”
三次,都是“难产”。小米汽车并没有被这些不实传言打败,反而越打越勇。
就在传言的第二天,1月3日,小米发布了一封致全体员工的信,正式宣布提拔陆为集团总裁,同时提拔、曲衡、为集团副总裁。这一任命,尤其是陆升任集团总裁,接替了退休年龄的王翔,可以说是一次新老交替,有利于小米和正在开发的汽车项目更好的发展。
雷军也在公开信中表示,2023年是小米开始新的发展周期的一年,也是一系列深刻变革进入深水区的时候。正如我在上一封员工信中告诉你的,集团正处于一个新阶段的起跑线上。
事实上,雷军的公开信至少包含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那就是2023年是小米汽车非常关键的一年,因为按照计划,小米新车将在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2023年,小米必须为量产车的顺利上市铺路,这既是任务,也是沉重的“军令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