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整个美国本土车企都被日本人一锤定音,通用是最惨的。不仅在外面被日系车追,还有一个整天闹事的公会。90年代后,不仅美洲市场没有夺回,欧洲市场也几乎丧失殆尽。这时候我该怎么办?等死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开拓一个新市场,这个新市场就是中国。为此通用也制定了目标,即中国市场销量要达到15%。1992年,通用和金杯成立金杯通用,生产雪佛兰开拓者和S10皮卡,但销量一直很惨淡,更别说15%到5%了。原因是什么?贵,定位误差严重,大家想想九十年代最流行什么车,轿车,尤其是豪华车。

而通用的SUV和皮卡完全不合中国人的口味。说白了,买得起的人不屑,买不起的人不屑。我有钱买桑塔纳吗?所以金杯通用是街头霸王,但通用一看就不行。这时,SAIC抛出了橄榄枝,但金杯失败后,通用更加谨慎,一边找其他车,一边和SAIC调情,最后看中了柳州五菱。为什么是五菱?因为我们找遍了全中国,五菱的生产模式才是通用最想要的。微面业务是通用一直想进入的领域,因为亚洲需要微面,能够拉、装、便宜,特别符合发展中国家的需求。

而且,柳州的位置非常好。拿下柳州简直是绝无仅有,既能管理整个中国市场,又能兼顾东南亚市场。不过那时候的五菱已经是微霸了,手里拿着小解放,脚踩着大解放,却也在昌河异军突起。1995年获得日本大发技术,1997年推出五菱子弹,一年之内统一中国微单市场,市场份额20%。

所以对通用的合作是无所谓的。我自己能赚钱为什么要和你分享?所以上汽通用成立于1997年,所以按照这个故事,通用演通用,五菱演五菱,没有交集。然而,1998年后,问题开始了。因为销量好,五菱也在疯狂扩产,导致质量一年比一年差。祸不单行。外面还有十几亿债务收不回来。因此,1998年后,五菱的情况开始恶化,而竞争对手通过合资企业掌握更先进的技术,迅速超越了五菱。这时候我们想起了GM的好,GM也痴迷武林。没办法。上汽通用没有达到15%的份额,但是家乡继续亏损。此时双方谈合作,一拍即合,迫不及待马上签约。但是这个时候想要合作就没那么简单了,因为按照中国合资的要求,一个外资企业只能有两个合作方,而通用已经有了金杯和SAIC五菱。

五菱和通用合作之初,根本不想带SAIC去玩。根据1999年的第一版合作计划,情况确实如此。当时通用中国将五菱在b股上市,然后通用收购五菱的股份,逐步在管理层控制五菱,也就是间接收购五菱,与SAIC完全没有关系,但需要一亿美元的巨额前期投资。按理说当时1亿对通用来说不算多,但偏偏通用也在谈韩国大宇的收购项目,需要上亿美元在那里投资。因此,总部拒绝了这一计划,原因有二。首先,它未能满足最低利润要求。其次,没有微车业务,通用汽车无法提供支持。说白了就是钱不够,不想冒险。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通用中国只要能打消总部的疑虑,配合就没问题。怎么才能消除?拉个有钱有势的兄弟,这个兄弟不可能是金杯。金杯卷入了一汽和华晨的纠纷,所以它必须来自SAIC。

2002年的第三版,出现了最终方案,这个版本要复杂得多。先是柳汽五菱将其75.9%的股份无偿转让给SAIC,然后SAIC与五菱合资成立SAIC五菱,再由通用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加入SAIC五菱,最后组建上汽通用五菱,其中SAIC持股50.1%,通用持股31%,五菱持股15。当然,这也几乎掏空了五菱。这75.9%的股权不是控制权那么简单,而是包含了多年积累的技术,最好的管理团队,R&D团队,全国销售网络。可以说,为了生存,武林几乎把家当都捐给了SAIC。当然,SAIC不是白便宜的。作为第一大股东,做出了很多贡献,比如疏通各个部门。这是最大的作用,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但是按照今天的情况来看,柳州五菱其实在这项业务上并没有亏本。合资公司的所有零部件都在柳州供应,包括发动机业务也交给了柳州五菱。这些过程产生的工作岗位支撑了无数家庭,柳州成为中国第三大汽车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