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示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扣除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总成果;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增加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个基本指标。
计算工业增加值有两种方法:
一是生产方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形成角度出发,消除生产过程中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获得新的价值。
公式: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本期工业中间投资应交增值税。
二是收益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原始收益的初次分配的角度来核算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一种方法。
公式: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工人报酬、净产品税、营业盈余
扩展信息: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示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扣除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总成果;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增加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个基本指标。
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和提供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之和,也反映了生产单位或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因此,增加值统计的建立将为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提供可靠的依据,是建立资本流动的基础。
从工业增加值的概念出发,工业增加值的计算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当前生产的原则
工业增加值的核算必须是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的工业生产成果。只有在报告期内进入工业企业的工业生产过程后,通过工业生产活动创造的产品和劳务才能计入工业增加值。非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即使在报告期内销售,也不能视为当期的工业生产成果;相反,只要是报告期内生产的产品,无论是否销售,都应计入报告期内的生产成果。
2最终结果的原则
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就产品形态而言,体现为生产、销售、可供销售和自产的产品和劳务,不包括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产品和劳务;从价值形式上看,产品生产的过程也是价值转移的过程,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产品(中间投入品)的价值随着生产过程转移到新产品的价值上。
为了避免产品价值的重复计算,必须从工业总产值中扣除中间投入的转移价值。因此,要保持工业总产值与工业中间投入品计算价格和指数区间的一致性,避免工业增加值计算结果出现偏差。
3市场价格原则
目前我国计算工业增加值所用的计算价格是生产者价格,即按生产者价格估算的产量减去按买方价格估算的中间消耗。
工业品的出厂价格为出厂价,包括产品销售或使用时缴纳的产品税或应得的补贴,但不包括单独开具发票的增值税和单独开具发票的运输及商业费用。
买方价格是买方在购买单位货物或服务时支付的价值,包括在t
工业企业建立增加值统计,可以反映工业企业的投入、产出和经济效益,为改善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依据,促进工业企业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