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姓梁的名人。我简单说一下其中的几个:梁启超、梁实秋、梁思永、梁思成、梁漱溟、梁金文。梁的分支很多,主要有故事、纪氏故事、职业姓、称谓姓、国姓等。这条支流发源于石英,后来流入山东。
梁启超:梁启超(1873-1929)研究领域: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学理论、目录学、图书馆学、文学。主要职务:曾任北京图书馆馆长、北京图书馆馆长、清华大学国学院教授。作品:《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代学术概论》、《中国历史研究法》、《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等知名弟子:蔡锷、蒋百里、徐志摩、张君劢。人物评价:梁启超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强有力的政治人物,还是一部百科全书。
梁实秋,浙江杭州人,现代文学家,作品《雅舍小品》 《雅舍杂文》 《雅舍谈吃》 《城子崖中国考古报告集之一》。
梁思永:梁思永,考古学家。广东新会人。他于1930年毕业于哈佛大学。之后在中央研究院历史与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从事考古发掘与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首次从地层学上确定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的相对年代关系,为我国史前考古做出了重要贡献。有《梁思永考古论文集》的馕,《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的馕等。
梁思成:梁思成,男,广东新会人,中国科学史上的先驱,著名的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一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和建筑教育研究。他系统地调查、整理和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推动了新中国首都的城市规划,主持了建国以来的几项重大设计方案。他是新中国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的顾问。
梁漱溟:广西桂林人,生于北京,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国学大师。
梁,教授。广东南海人。194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清华大学副教授、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术评议组成员一、,中国讲师测试学会第二副理事长,北京计量测试学会第二届理事长,国家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研究所理事长。长期从事光学仪器和几何测量研究。负责研制三维光栅楔(102型)测量机、自动前沿相机、计算机磁盘膜厚测量仪。0755-79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