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是一种融合多种思维的思维方式。其特征包括发散性、聚合性、加减性、逆向性、联想性和想象性。创新思维的五大特征1、联想。2、找异性。3、发散。4、可逆性。5、综合。

创新思维的特点一、联想。

联想就是把看似不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从而达到创新的境界。联想思维可以利用已有的经验进行创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类比,或者利用别人的发明或创造进行创新。是联想创新者在进行创造性思维时经常使用的方法,更容易看到效果。

一个人能否积极有效地运用联想,与他的联想能力有关。但是,如果一个人能够在创新思维中有意识地运用这种方法,这是有效运用联想的重要前提。一切事物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这是人们采用联想的客观基础。因此,联想的主要方法是积极寻求事物之间的一一对应。

创新思维特点二、求异性。

创新思维在创新活动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初始阶段,寻求异性尤为明显。它要求关注客观事物的差异性和特殊性,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的不一致。

英国科学家何飞说:“科学研究是试图达到某种事物的极端,并观察它是否有什么特殊现象的工作。”创新也是如此。总的来说,人们对普遍现象和已有的权威结论有盲从和迷信心理,导致人们难以发现和创新。但思考寻求异性不拘泥于套路,信任权威,以怀疑和批判的态度对待一切事物和现象。

创新思维的特点三、发散。

发散思维是一种开放性思维,其过程是从某一点出发,随意发散,既没有一定的方向,也没有一定的范围。它主张打开大门,打开思维之网,突破一切禁锢,努力接受更多信息。你可以广泛思考,甚至幻想。人的行动自由可能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但人的思维活动有无限的天地,很难受到任何其他外在因素的限制。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发散思维能产生许多可供选择的方案、方法和建议,能提出一些独特的、意想不到的见解,使一些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

创新思维的特点四、可逆性。

逆向思维是一种有意识地从与常规思维相反的方向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如果把传统观念、约定俗成的经验、权威的言论当成金科玉律,往往会阻碍我们的创新思维活动。所以,面对新的问题或长期解决不了的问题,不要习惯于沿着前人或自己长期形成的、固有的思路去思考问题,而要从相反的方向去寻找解决方案。

欧几里德几何建立后,从公元5世纪开始,有人试图证明第五公理,这是欧几里德几何的基石之一,但始终没有成功,人们似乎对此感到绝望。1826年,罗巴切夫斯基公开声明第五公理无法证明,并采用了与第五公理完全相反的公理。从这个公理和其他公理出发,他最终建立了非欧几何。非欧几何的建立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拓展了人们对空间的概念,使人类对空间的认识发生了革命性的飞跃。

创新思维的特点五、综合性。

综合思维是把对事物各方面、各部分、各属性的认识统一于一个整体,从而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思维不是把事物的各部分、各面、各属性随意主观地拼凑起来,也不是机械地加在一起,而是把整个事物按照其内在的、必然的、本质的关系在思维中再现出来的思维方式。

1969年7月16日,美国实现了“阿波罗”登月计划。超过42万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参与了这一项目,超过2万个单位参与其中,历时11年,耗资超过300亿美元,共享超过700万个部件。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总指挥韦伯曾指出:“阿波罗计划中新发明的技术没有一项是现成的技术,关键在于合成。”可见,阿波罗计划是充分利用综合思维方法的最佳创新。